消防防排煙耐火風管產生的背景:2017年和2018年頒布的《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》(GB 51251-2017)、《地鐵設計防火標準》(GB 51298-2018)和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(GB 50016-2014,2018年版)對防、排煙風管管道、通風管道提出了耐火極限時間要求。根據《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》4.4.8條文解釋,對于防排煙管道的耐火極限的判定必須按照《通風管道耐火試驗方法》(GB/T 17428-2009)的測試方法,當耐火完整性和隔熱性同時達到時,方能視為產品符合要求。
為滿足上述規范要求,必須對防、排煙風管和特殊區域的通風管道進行專項設計或選用專業風管材料,從而產生了防排煙耐火風管產生的背景。
一、新規下防排煙風管的新要求:
1、GB51251-2017《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》 對風管耐火極限的要求:
管道類型 |
應用場景 |
GB51251-2017 規范要求 (耐火極限) |
|
防煙系統 |
機械増壓送風管道 |
豎向管道,未設置在管道井內或與其他管道合用管道井時 |
1.0h |
水平設置在吊頂內 |
0.5h |
||
水平設置,未設置在吊頂內 |
1.0h |
||
排煙系統 |
機械排煙管道 |
豎向設置與管道幷內 |
0.5h |
水平設置在吊頂內 |
0.5h |
||
水平設置在無吊頂室內 |
1.0h |
||
走道部位吊頂內 |
1.0h |
||
穿越防火分區 |
1.0h |
||
設備用房和汽車庫 |
0.5h (50%以上) |
||
補風管道 |
一般補風管道 |
0.5h |
|
穿越防火分區 |
1.5h |
2、GB50016-2014(2018版本)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 對風管耐火極限的要求:
風管穿過防火隔墻、樓板和防火墻時,穿越處風管上的防火閥、排煙防火閥兩側各2.0m范圍內的風管應采用耐火風管或風管外壁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,且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該防火分隔體的耐火極限;
通常情況,防火隔墻耐火極限2.0h;樓板耐火極限1.5h;防火墻耐火極限3.0h。
3、GB51251-2017《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》對風管隔熱的要求:
當吊頂內有可燃物時,吊頂內的排煙管道應采用不燃材料進行隔熱,并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離;
排煙風管的隔熱層應采用厚度不小于40mm的不燃絕熱材料,絕熱材料的施工及風管加固、導流片的設置應按現行國家標準《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GB50243的有關規定執行。
注:排煙風管設置隔熱的目的是防止高溫煙氣引燃吊頂內的可燃物。車庫無吊頂,且都是機電管線,無可燃物,從隔熱要求來看,車庫排煙風管無需設置隔熱措施。當吊頂內無可燃物時,也無需設置隔熱措施。隔熱和耐火極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
4、耐火極限定義
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,建筑構件、配件或結構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,至失去承載能力、完整性或隔熱性時止所用的時間,用小時表示。
風管的耐火極限包括風管的耐火完整性和風管的耐火隔熱性,兩者需要同時滿足。與結構梁、柱子、承重墻不同的是,風管無需滿足耐火承載能力。
耐火完整性針對的是“火”,即風管在火災中需保持結構完整性,不能被燒穿、燒爛、燒毀;耐火隔熱性針對的是“煙”,即風管內的高溫煙氣不能引燃周圍可燃物。
由此可見,風管耐火極限要求已經包含了風管的隔熱要求,如房間吊頂內的排煙風管滿足0.5h耐火極限時,無需再進行隔熱處理。